Some text some message..
注册

【一起61】那年的六一最难忘

今天是6月5日,咱们端午假期的最后一天和六一活动的最后一天,昨天是4号,假期的中天和某个星期六,但说到童年最难忘的六一不禁让我想到那个最难忘的初夏。

我小时候祖母的母亲还健在时曾在她于北京西城区的家里住过几年,在有幸在改革开放气氛最宽松的几年在北京度过几年童年。现在回北京时其实中心城区的一块变化并不大,只是经常翻新没了古都老旧的感觉。但对比童年时的记忆,很多变化都来自33年前那个特殊的初夏。

印象最深的变化是我小时候也就是中国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南海的部分地区是可以参观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可以走上去玩的。文革后八十年代初中央政府办公地的中南海曾经开放了老毛的故居和囚禁过光绪皇帝的瀛台在每周六周日对民众参观,但和今天景区的区别是不是有钱就能买票,是以在京单位的名义集体购票,现在想来就是把安全性和观众北京审核这一块的责任放在了单位,如果参观人员在里面有什么不当举动就找单位负责。那个年代人心都还比较淳朴,对政府和老毛多少都心存敬畏,去那里参观也都老老实实的。我有幸在北京寄居期间陪其他从各地来北京的亲戚一起去海子里参观过三次,那个年代不是以有钱为荣,而是以有关系为荣,虽然外地来的亲戚没法以单位名义在北京购买中南海的参观票,但是家里的亲戚总有办法从某些熟识的在京单位搞到票来展示“实力”。我印象中分别是在夏天、春天和冬天各去过一次,其实现在想来建筑景色和在北海公园看到的也差不多,就是那个特殊的“身份”使得能去那里参观显得更神秘。当年开放参观主要是为了展示老毛的故居,他住过的堆满书的卧室和穿过的睡衣啥的,那个年代能去中南海看一眼就和现在很多第一次去北京的人要看眼天安门一样。另外当时天安门广场就跟个大的免费公园一样可以随便玩,不像现在安保那么严,记得当年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可以站上去拍照和触摸的。这一切都在89年的那个六月发生了改变。

那年我十岁出头,现在想来竟是童年在北京的最后一年,那年发生的政治变化老哥们可以自行去了解,我当时还小还不懂那些就记得五月份开始乌泱乌泱在天安门周边涌进很多爱国青年,天天搞集会,后来就不走了,开始安营扎寨搭帐篷。白天北京居民正常上班上学,到了夜晚住在周边的都去看热闹,白天是啥活动我没参加过,就记得晚上就跟现在大型音乐节一样,在广场的路灯下年轻人纷纷聚在各个帐篷边,聊天、念诗、唱歌。现在想来爱不爱国的不知道,倒真是那些大学生无处安放的荷尔蒙的宣泄,白天都是抗议声,晚上都是各个帐篷打炮的浪叫,就是一场年轻人的狂欢。

一切的变化来自四号的早晨,具体的就不方便说了,但作为亲身经历确实有我认识的跟着看热闹的中学生和小学生被流矢集中误杀的,现在想想庆幸家里人当时没让自己去看热闹裹乱。从那以后中南海就不对民众开放了,英雄纪念碑也被拦了起来,只能远看不能走上了。

在每个平凡的童年六一里那一年的记忆特别深刻,现在年龄大了,对猎奇啥的真没太大兴趣,就觉得有个平凡的小日子,有小钱花花,有妹子聊聊的日子就挺好~祝各位老哥节日快乐,小富平安吧。

(当年的很多东西没有留下,从网上找了张中南海的参观券照片给老哥们看看吧)

请等待图片 上传完成 > 完全展示 后,再点击回复按钮~
评论9
倒序浏览
老哥也是有历史的啊
回复
同款参观卷
回复
有美好的记忆
回复
这是地道的北京人啊
回复
不错
回复
赶末班车啊
回复
  • 芸翊神侯
    昨天中午就发了,赶倒数第二班,过节审核大大们放假了,出来的晚~
 楼主| 芸翊神侯 2022-06-05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大大审核下发帖哦
回复
芸翊神侯 小有名气
  • 55 关注
  • 27 粉丝
  • 363 帖子
返回顶部